在卡思数据的支持下,从平台算法、社交关系、商业化、KOL营销价值等角度深入、客观剖析了抖音、快手的区别,MCN机构可以根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内容策略,而主播们也能知道自己适合哪个平台。
从用户活跃高峰时间来看,抖音用户高峰期在晚上8点到11点,快手用户在晚上6点就开始活跃,持续到晚上9点。
平台流量分发逻辑对比
我们在刷抖音和快手的时候,直观感受最大的不同就是,抖音是滚动式的推荐模式,它推什么,我们看什么,深度沉浸;
而快手是瀑布流式的展现模式,我们可以去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。那么在流量分发逻辑上,他们的具体差异在哪里呢?
抖音是强运营平台,平台如同上帝之手,对平台实施的是中心化的“计划经济”。
当内容创作者发布一条视频后,抖音会基于内容质量、创作者的粉丝量和用户兴趣给内容创作者初始的流量分配。
这个初始流量池由两个部分构成,一个是通过算法计算,将这个视频推送给可能会喜欢这支视频的标签型用户;另外一部分会分配给关注了这个内容创作者的粉丝。
这说明,抖音并不是基于“粉丝关注”来进行内容分发的,粉丝量不是播放量的保障。这就意味着,在抖音做内容很有挑战性,持续做好内容,持续被用户关注到,增加与用户见面的触点,才能让自己的账号一直保持活跃。
但它的优势很突出,就是更加容易制造爆款,粉丝获取效率会高。
快手在运营中,平台身份相对“隐形”,流量分发如同去中心化的“市场经济”。
快手会尽量弱化自己对平台的管控,基于用户社交关注和兴趣调控流量分发。你发布的视频内容,关注你的用户看到的几率会比较大,这个概率火星营销研究院统计的是,大概有3成到4成的机会,甚至更高。
这是因为快手优先基于社交关系和用户兴趣来调控流量分发的,主打推荐的内容也是“关注页”的内容。
抖音是中央集权式的流量分发,易于打造爆款,粉丝获取效率要大于快手,更便于帮助机构和品牌沉淀私域流量。
快手是基于社交+兴趣进行内容推荐,先社交再兴趣,社交信任流量大于抖音,更利于帮助机构和品牌沟通私域流量,沟通越深,信任越强,离转化的路径也就更短,这也就是快手电商直播火热,将商业变现的重心放在电商而非广告的底层基础。
KOL内容分类对比
从抖音星图标签上来看,KOL分类属于强内容风格的细分,共计拥有帅哥、美女、娱乐、情感、创意等29个细分内容类别。
而从快手快接单的分类标签来看,快手KOL的分类属于强职业细分,拥有电器、数码、彩妆、电商、服饰、手工匠人等共计19个标签类别。
可以看到抖音KOL的内容专业细分程度更高,而快手KOL的职业细分程度更高。这主要是由KOL们的“出身”决定的。
抖音的KOL多签约或孵化于知名MCN机构,能够支持广告主围绕不同的营销目标,做精致化内容创意和推荐,商业契约精神更高。
而快手用户圈层丰富,用户颗粒度更细,且快手的KOL多是“草根”出身,带有极强的职业属性(社会属性)。同时,独特的老铁社交,让相似职业的人聚拢在相同职业的KOL身后,能够更好地助力品牌完成面向职业圈层人群的传播。
要刷屏、要爆款,找抖音;要转化、要私域,找快手。
KOL投放TOP10行业对比
在KOL投放的TOP10行业里,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,排在第一的都是护肤品、化妆品行业。
但是从淘宝联盟反馈的数据来看,抖音上转化效果最好的是服饰鞋包,因此建议一些服饰类的品牌可以用抖音的KOL进行投放,可能效果会超预期。
快手和抖音作为短视频行业的两大代表型平台,一直是行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。在大家的惯性思维中,快手和抖音有着这样的差别:快手接地气、抖音有调性,快手深耕城镇市场,抖音则在中心城市更流行。